2009年1月31日星期六

外國人在美國工作擁有美國學歷重要嗎?

在華人社會當中,我相信擁有高學歷的觀點對很多人來說是非常重要。其實我很認同30歲一切看學歷,30歲以後看資歷的觀點。

在美國資訊界待的越久,我發覺工作經驗真的比學歷重要多了。待了幾間專案公司,認識不少的全職員工及 Contractors,我們不會像台灣人聊天時很喜歡問: 你以前念那一個學校 ? 反而是我們很喜歡問工作上的問題。大概是因產業不同吧。

對於外國人在美國工作擁有美國學歷重要嗎?這一點我只能說: 你本身不是綠卡身分及美國公民, 若你有一天想要在美國上班,擁有美國學歷是很重要的。看看移民局的規定,想持有 H1B 工作簽證的人須符合一些規定。

假設有一個台灣人,沒有大學學歷,但是他工作經驗8年,資訊領域很強,突然看到有一個工作機會在美國,公司原則上也願意幫他辦 H1B 工作簽證。但是他在辦理 H1B 工作簽證時卻會被刁難。因為移民局規定,可用三年的專業經驗等於一年的大學學歷,因此此人需要12年的工作經驗才行。若是此人擁有美國學歷,辦理 H1B 工作簽證機會就大很多。

可能礙於拿到 H1B 工作簽證的機會越來越少,很多跨國公司都改用L1簽證。最近聽一位朋友說,他在一個大陸網站看到一則消息: 有一位大陸人士持 L1 簽證在美國微軟工作,但是受到美國微軟大裁員的影響,他也因而被裁。

我一聽到這件事情,第一個念頭就是: 持有 H1B 工作簽證的人被裁員之後,還可以將 H1B 工作簽證轉到其他公司,但是持有 L1 簽證的人卻不行。他的身分馬上被終止。他要馬上轉換身份才行。若他學歷不夠,也無法辦理 H1B 工作簽證。

當現在拿到 H1B 工作簽證的機會越來越少時,擁有美國學歷只是比一般人多點機會拿到 H1B 工作簽證而已。對於已拿到 H1B 工作簽證的外國人,若想申請綠卡,擁有美國碩士學歷的外國人會比美國大學學歷多一個選擇: 用 PERM 來辦理綠卡。

最終在美國工作,工作經驗還是比學歷重要多了。

延伸閱讀:
美國簽證轉換組合心得分享
轉換 H1B 工作簽證會失敗嗎?
我是 H1B 身分,為何我不喜歡當正職員工?

2009年1月26日星期一

持加州駕照更新華盛頓州的車牌費用

不久前我接到了由 DOL 寄給我的一張通知單,請我繳交這一年的車牌費用。沒想到我將加州汽車車牌轉換成華盛頓州的車牌已經快一年了,依照規定要重新繳交車牌費用 (Renew Tabs) 。

通知單上有說明: 若要將此信及支票寄回去,要附上合法的華盛頓州駕照號碼。心中覺得奇怪, 我還是持有加州駕照,是否可以更新華盛頓州的車牌費用呢?

後來親自去 DOL一趟,準備拿加州駕照更新,而且心中也已準備好了台詞。結果我拿加州駕照去更新華盛頓州的車牌費用時,櫃檯小姐只看到我有合法駕照,就直接讓我更新。

後來問一些朋友,他們也有持外州駕照來更新華盛頓州車牌費用的經驗。所以持外州駕照來更新華盛頓州的車牌費用是可行的。

延伸閱讀:
有趣的華盛頓州駕照號碼(有加密功能)
華盛頓州車牌滿七年, DOL主動換發一組新車牌

2009年1月24日星期六

Should 和May 的英文趣談

台灣人平常會說: 應該是吧。大陸人平常會說: 肯定是吧。然而在美國資訊界的工作中,平日和老美同事的英語會話當中,我個人覺得 "應該是吧" 卻比 "肯定是吧" 要常用太多了。為何如此呢?

在資訊系統中,我們常會問同事說,你這個功能確定會 work 嗎? 老美不論是Email 或交談都會說: It should work. 他們不會說: It must work。連我的 Team Lead 及我自己也都會如此說。我個人覺得他們 Should 的用法真是用的太好了,既不會得罪別人,也不會讓自己下不了台。若他們把話說的太滿,結果功能有問題,他們該如何是好呢?

若是在稅法書,我常看到 May 這個字。主要原因是稅法書有很多地方不會很肯定的說: 這些費用你肯定可以合法列舉。它反而到處用 May 來強調你可能可以合法列舉費用,但是要符合一些條件。萬一作者話說太滿, 結果有些根本不能合法列舉費用,作者該如何是好呢?

如果你在台灣說 It should work。不知你老闆是否會說: 那到底會不會Work? 我想這就是中文和英文的差別了。

沒想到 Should 和 May 的用法在我的美國生活中,也有一個深刻的體會。那就是不要把話說的太滿。

延伸閱讀:
為何很多美國同事寫Email 英文時都不喜歡加逗點?
英文商業書信的簽名是放在信的右下角還是左下角?
連老美都困惑的親屬關係英文字彙 : first cousin once removed, first cousin twice removed

2009年1月18日星期日

你覺得在美國工作辛苦還是在台灣工作辛苦?

這幾年常有機會和一些資訊業的朋友聊聊台灣及美國的工作環境。因為我在台灣和美國工作過一段時間,所以我發覺以資訊業的工作環境而言,在台灣工作顯然比在美國工作辛苦多了。

記得2年前Vince 和我說過:他和西雅圖一家獵人頭公司面試,結果對方問他一些技術問題,還問他曾經有沒有做過類似的專案。因為Vince 曾經在台灣廣達電腦工作過,那時也是疲憊不堪。當他和獵人頭公司面試者說他曾經都做過時,這位面試者居然不相信,以為他在"湖南”。當Vince 和我說時,我只好說: 老美不相信台灣的資訊人員要一個人當三個人用,純屬正常。這件事我早在 2006 年就已經被面試者質疑過了。這並不是我們的錯,是台灣的工作環境使老美不相信事實,只好用工作能力來說服他們。

可能是天氣的關係,在台灣工作10小時覺得很累,在美國工作並不會覺得累。

台灣的資訊人員要看老闆臉色,提早下班是不太被允許的,加班成慣性。美國的資訊人員若家中有事可以在家中上班,彈性上班是被允許的,資訊人員和老闆是朋友關係。

台灣資訊業上班可能需要打卡,美國資訊業尚未遇過上班要打卡。

台灣軟體業經理不太需要寫程式,美國軟體業經理照樣寫程式。

在台灣,若很多資訊人員超過了40歲,在公司工作6年以上,結果公司倒閉或不幸被公司裁員,選擇去其他公司任職的機率可能會很小。當我對美國資訊業越來越了解時,就會知道美國軟體業其實可以讓資訊人員做一輩子的,因為我曾經遇過不少的同事年紀都超過50歲。

在美國不是只有以工作為主,其實老美是很注重家庭生活及休閒生活的。在台灣,除了吃很方便以外,若單單以工作環境而言,我會大聲的說: 台灣工作比在美國工作辛苦太多了。若用台灣工作的精神來美國工作,很多同事會覺得你真是朝氣蓬勃。

你覺得在美國工作辛苦還是在台灣工作辛苦?

延伸閱讀:
美國辦公室的照片哲學
你覺得在美國工作容易嗎?
喜愛美國工作的會議-Scrum
正在找工作需要社會安全號碼嗎?
在台灣你是個卑微的程式設計師嗎?

2009年1月10日星期六

向美國同事介紹台灣的二項特色-蓮霧及夜市

去年聖誕節前,公司的專案經理邀請我們這一組的同事去他家聚會。可能是因為我們這一組的同事平常專案很忙,大家沒有時間好好聊聊私事。

那一天晚上大家都在經理家聊天,突然我們專案經理的太太說: 不然你們就介紹你們國家的特色吧。我和斯汀討論一下,於是就已蓮霧(Wax Apple)及夜市(Night Market)作為介紹台灣的二項特色。

台灣人可能會用台北101大樓,中正紀念堂介紹給美國人吧。我也曾去過世貿大樓,紐約帝國大廈,所以我認為若用台北101大樓當作台灣的特色的話,美國同事也可能會覺得沒有什麼。如果介紹中正紀念堂的話,那我曾去過 Washington DC 的林肯紀念堂,也讓我覺得台灣中正紀念堂是仿效它的傑作,美國同事也可能會覺得沒有什麼。

因為我們同事都沒去過台灣,所以在美國他們一定沒見過蓮霧及夜市的特色。當我們介紹時,因為他們沒吃過蓮霧,因而覺得好奇。後來他們聯想到公司前一陣子有人拿榴槤給他們吃,因為他們是第一次吃,每個人都說味道真是難聞。

你們會用台灣的哪些特色介紹給美國同事呢?

延伸閱讀:
在美國生活要有獨立判斷的能力
美國現在共有43任總統,但是美國總統卻只有42人?
美國旅館裡的浴室中放有三種不同毛巾,其用途為何?

2009年1月7日星期三

希望美國微軟大裁員的謠言是假的

2009 年的西雅圖地區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美國微軟即將進行全球大裁員。當我聽到這一個消息時,第一個念頭就是只要西雅圖地區不要裁太多人就不會危及西雅圖 IT 的就業市場。我看了不少的英文網站, 發覺謠言真多。其中有一個謠言就是: 15,000人的裁員名單中,其中10,000名的裁員會來自大西雅圖地區(Redmond, Issaquah,Bellevue) 。也有謠言是超過年薪15 萬美元的先裁。

我個人覺得若這 10,000人只是行銷,業務,會計,採購等非 IT人員,就對西雅圖 IT 就業市場不會有任何影響。相反地,若這10,000人全部都是 IT 人員(全職人員,Contractors) ,勢必會重創西雅圖 IT 就業市場。

居住西雅圖地區一年半來,一直覺得華盛頓州的景氣遙遙領先美國其他各州,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微軟一直在西雅圖地區釋放很多工作機會,功不可沒。去年當加州景氣不好時,我還問幾個 Recruiters 說: 你們覺得西雅圖 IT 就業機會多嗎? 他們一致都認為 IT 就業市場非常忙碌。我也覺得如此。

昨天 Recruiter 跑來公司拜訪公司的老闆,我順便和她聊天,她也和我說: 她們公司還是有微軟Contractors 的就業機會,但是微軟的確有不少部門在進行裁員,因為她已經遇到2個被裁的IT正職員工請她找工作。所以她覺得微軟裁員是真的,但是是否真的會有 10,000人被裁卻很難說。有一點很肯定的是: 西雅圖 IT 就業機會已較去年下降。有些公司只願意找 Contractors,有些公司不再招募。

如果美國微軟在西雅圖地區裁了10,000個 IT人員,那勢必會重創西雅圖 IT 就業市場,由衷期望大裁員的謠言是假的。

延伸閱讀:
美國工作難找嗎? 問當地獵人頭公司最準
Fremont 有一隻有趣的樹葉恐龍
美國職場裁員現形記

2009年1月4日星期日

你覺得你在美國工作是大才小用嗎?

在美國工作時,我發覺一個現象: 很多華人朋友在台灣,大陸,香港曾經有過輝煌的職場經驗。來美國唸書畢業後或者是移民美國,後來在美國公司工作,可能礙於身分問題, 英語能力不好或是運氣不好,覺得自己找到的工作很委屈,覺得自己是大才小用。

當我看到這些現象時,我覺得既然已經選擇了在美國工作,就應該調適自己的心情,放棄自己以前職場的輝煌歷史,重新適應美國生活才是正途。你也應該問問自己: 你了解美國公司的職場文化嗎? 老美聽得懂你的英語嗎? 你可以自己管理一個團隊嗎? 如果能藉由大才小用的職位熟悉美國公司的運作方式,和一些同事打交道,並將事情做好,這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情呢?

自從當 Consultant 時,我發覺美國軟體工作每一職位都很重要。自己工作是否高興遠甚於職位的大小。如果自己也能將現在的工作內容,大小事都處理的很好,老闆也會對你刮目相看。我根本沒考慮過這個職位是否會大才小用。

去年有一次在台灣的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內容詳述著: 有一位美國微軟的測試工程師(SDET)來自台灣,他有美國碩士學歷,只因為英語口語不太行,所以只能在微軟當測試工程師,有點大才小用。我看完之後發覺這不知是當事人的想法還是記者的想法,因為就我所知,微軟的測試工程師和程式設計師二個職位是平行的,而且有很多 PhD 畢業的學生也從事這個職位,更何況測試工程師並不是一個容易的職位,只要工作是他自己喜歡的,又何來所謂的大才小用呢?

我覺得大才小用的人可能是懷才不遇的人,可能是胸懷大志的人,可能是眼高手低的人,也可能是自以為是的人。職稱對他們而言也許才是最大的目標及成就感吧。

只要自己工作高興,能做好自己的職位內容,在美國工作又何來所謂的大才小用呢?

你覺得你在美國工作是大才小用嗎?

延伸閱讀:
請問你有在美國的工作經驗嗎?
美國工作觀點-Get Yourself Dirty
三年沒有名片的 IT Consultant 生活
你在美國工作前曾被要求背景調查(Background Check) 嗎?

2009年1月3日星期六

你的愛車多久沒使用過Fuel Injector Cleaner?

幾個月前要搬家時,發覺我 2006 年的 Honda Accord 一加侖只跑 20 英里,覺得真是奇怪, 那時油價還是一加侖 元以上的時候。那時斯汀和我說: 為何不去買一瓶 Fuel Injector Cleaner 清理你的加油缸呢?

這一語驚醒夢中人。平常汽車做 Oil Change 及定期保養外,我根本已經忘記有 Fuel Injector Cleaner  的存在。自從購買這台車後,已有三年歷史,我完全沒使用過  Fuel Injector Cleaner ,難怪車子一加侖只跑 20 英里。

於是就去 Costco 買了 Fuel Injector Cleaner  使用看看。通常來說,使用  Fuel Injector Cleaner  後的第 3-5 桶油才會使車子跑更多英里。後來再計算英里數時,發覺一加侖可以跑 23-25 英里之間。感覺有增加一些英里數。

雖然現在油價一加侖不到2元,但是我還是會定期使用 Fuel Injector Cleaner 來增加車子英里數。

你們會常用 Fuel Injector Cleaner ?

延伸閱讀:

2009年1月1日星期四

你在美國工作前曾被要求背景調查(Background Check) 嗎?

相信大家在美國工作,都有可能被雇主要求進行背景調查 (Background Check Background Investigation)。過了背景調查後才能去公司上班。

這裡的背景調查並不是指綠卡申請時的背景調查,也不是 FBI 的背景調查,而只是公司為了雇用員工時的背景調查。

在美國當 IT Consultant 這一段時間,若我要為專案公司工作之前,他們也要我做背景調查。到目前為止我只遇過2個公司要求做背景調查。第一個背景調查機構讓我覺得很煩,第二個機構讓我覺得容易。這也證明一件事: 不論是全職員工或 Contractor 都有機會被要求做背景調查。背景調查通常要調查你的下列資料:

1. 你有無犯罪紀錄?

2. 你有無吸毒紀錄?

如果你身分清白,你根本不用擔心背景調查。

我遇到的第一個機構 (HireRight),因為他們想要其資料庫完整,除了上述的背景調查外,還請我提出: W2 Form及前公司老闆的姓名電話?  目的要證明我是否曾在那工作?  工作期間多長? 這樣的背景調查有點像大家買車子或房子時所做的消費者信用報告。此等背景調查會知道你的信用紀錄及有無房子及車子。只不過要我提供 W2 Form,我個人覺得很無聊。

我也曾寫 Email 給我前老闆,請他注意一下 HireRight 的來電。IT 人平常很忙,也常開會,那有時間去等待背景調查的機構來電。那時 HireRight 過了將近 5 天後,居然說打電話說找不到人,還怪罪到我頭上,還請我叫我前老闆打電話給他們,真是濫啊。HireRight 請這些人真是浪費公帑。

雖然那次和 HireRight 氣氛搞的很僵,總不能叫這間專案公司換其他背景調查的機構吧。這又不是我的錯,更何況背景調查的機構也是人所組成,只要我站的住腳,根本不用怕他們。

於是我想到一個好方法: Email 給我老闆,請他回覆尚未接到 HireRight 的電話,我再將此 Email 轉給此間專案公司的聯絡人,說明我沒錯,並證明 HireRight 亂編理由,說謊。結果這封Email 最後獲得了解決。我前老闆還是沒接到電話,但是最後背景調查還是過了。第二個機構只叫我做 Drug Test,並查有無犯罪紀錄,其他根本不是重點。我根本不用擔心沒過。

值得一提的事,除了背景調查外,不少 Recruiter 會向我要一些 References,我必須提供前公司同事的電話及 EmailIT 人還是很忙,那裡有時間上班接電話。很多 Recruiters 也知道這種情況,所以我認識的 Recruiter 都改用 Email 的方式寫信去問這些人,因為事先我已和前同事聯絡好,所以他們也都有回應。這種效果最好。其實很多 Recruiters 也不想浪費時間打電話給這些人,很多Recruiters 只是要你提供名單,並趁機找機會看能不能和他們合作,公司有無缺人,並找機會將人推進去。聰明吧。

這二次的背景調查,讓我覺得背景調查的機構應該以 Email 的聯絡最為適當,因為 Email 已成為現代人工作的必要工具,因為沒有人會等待你的來電。我第二次的背景調查就是用 Email 進行溝通的。你認為 Email 溝通不好嗎?

通常來說,背景調查是一定會過的,若是你沒過,你一定要詢問該公司為何沒過的原因? 如果是消費者信用報告出錯,你要馬上辯駁。若是你前公司老闆亂說話,而讓你背景調查沒過,一切依照該州法律進行。

我個人覺得現在的背景調查手續應該會傾向越來越簡單。如果你身分清白,沒有犯罪紀錄也沒有吸毒紀錄,你根本不用擔心背景調查。

你們的背景調查又是如何呢?

延伸閱讀:

在美國生活要有獨立判斷的能力

記得2000年剛來美國時,對美國很陌生,很多事情不甚清楚。有很多親戚朋友都會提出自己的美國生活經驗,那時他們說什麼,我就接受什麼,我那時也覺得他們所言有理。這幾年在美國生活,我發覺他們的說法有很多只對了一半。

我以前在 Pasadena 工作的華人主管曾和我說: 之前那一位離職同事和你交接資訊系統項目,不要把他所說的話完全接受,你自己要判斷。也許他之前被他人交接系統時就已經是錯的,所以他和你說的也有可能是錯的。後來我證明的確有一項是錯的。

在美國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人云亦云的說法總是要自己經歷很多事情才能去證明一切。我在美國這幾年也經歷過很多事情,也因此養成我要培養獨立判斷的能力。

這幾年親戚朋友及學校老師分享的例子很多,列舉如下:

H1B 簽證被雇主終止時, 留在美國只有10天寬限期, 也有人說2星期, 甚至有人說1個月。
Ans: 事實上根本沒有寬限期。這是嚴重的錯誤觀念。

美國汽車保險是跟人不跟車。
Ans: 事實上答案只對了一半。我覺得美國汽車保險跟人也跟車。

有國際駕照可以在美國開車3個月。
Ans: 事實上答案只對了一半。美國有50州,有些州如加州,根本不承認國際駕照,所以在加州持國際駕照的人千萬要小心。

若自己的汽車被別人從後面撞,是後面車子的錯。
Ans: 事實上答案只對了一半。美國有50州,有不少州根本是 No fault States (雙方都無過失)。

很多學校老師說: 英文履歷表只能一頁,寫多了沒人會看。
Ans: 事實上答案只對了一半。我覺得一頁根本不夠,但第一頁要醒目動人。

很多學校老師說: 我們這一門科目很重要,尤其是學理更重要,對你出社會有很大的幫助。很多軟體會不會使用倒是其次。
Ans: 事實上答案只對了一半。面試時學理固然是很重要,但是有很多公司面試時都會問:你是否曾使用過這個軟體?因為他們要你馬上能上手。

除此之外,當然還有很多日常生活和學校教育的例子。

總歸一句話: 別人的經驗固然可信,但也不要照單全收。自己在美國要有獨立判斷的能力。

延伸閱讀:
重新整理 H1B 簽證的消息
回憶起在加州考駕照的經驗
美國找工作撰寫英文履歷表的一些迷思
美國汽車保險是跟人不跟車或跟車不跟人?

Locations of visitors to this page
自訂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