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美國工作」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美國工作」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9月14日星期日

面試後到底要不要寫感謝信?我以前也覺得沒差

今年一月底,公司裁了不少人。一位前同事非常喜歡公司的遠距工作文化,於是鼓起勇氣重新申請另一個職位。她說面試了兩次,氣氛都不錯,感覺也順利。

我提醒她:既然面試不錯,隔天早上記得寫封感謝信給面試官,這點很重要。她猶豫了一下,最後沒寫。結果沒錄取!

我以前年輕才俊時(好噁心),總覺得科技業主管根本不在乎這種形式。要你就是要你,不要你,寫再多也沒用。直到視茫茫、髮蒼蒼而齒牙動搖時,才慢慢看開。不少主管,還真的吃這一套。


尤其 2022 年那段時間,我為了搬到南加州,積極尋找遠距正職工作。不管有多少面試,只要一面試完,隔天早上感謝信一定準時寄到面試官信箱。禮多人不怪。面試了不少家公司,當然也有沒錄取的,也有我自己拒絕的2 Offers。反正就多應徵,多面試,累積經驗。這種節奏,讓我更清楚自己要什麼,也更熟悉各種面試風格。

印象特別深刻那次是五位面試官一起遠距面試我,氣氛不錯。我也覺得自己表現得還可以。隔天上午,打鐵趁熱,寫了一封感謝信寄給所有面試官。結果當天下午就接到 Recruiter 的電話,說謝謝您寄出來的 Email。所以我也拿到 Offer Letter


為什麼感謝信還是值得寫?主管不一定因為這封信錄取你,但可能因為這封信記得你。面試官也有感受。尤其是多人面試的情況,感謝信可以幫你在一堆候選人中多一點辨識度。可以算是競爭激烈時的小加分。當然,能不能拿到 Offer,還是得靠實力。但這種小細節,真的可能是關鍵差異。

當我和前同事說好上述發生之事後,她當然是有點後悔了。就像我當初年輕感覺一樣 : 科技業主管根本不在乎這種形式。要你就是要你,不要你,寫再多也沒用。

職場上,有些事情不是必要,但卻是值得。感謝信不能保證你一定會拿到 Offer,但它是一種讓人記住你的方式。年輕時總以為實力才是全部,後來才發現,細節往往決定成敗。

如果你正在找工作,面試完後不妨花個30分鐘寫封感謝信。它不一定會改變結果,但它可能會改變你在別人心中的位置。


2025年8月7日星期四

遠端開會的鏡頭哲學 : 我不是不專業,我只是不想被看見

美國科技業工作久了,遠端開會,你會發現「開不開鏡頭」根本是一門有趣的藝術。我自己的規則是這樣的 :

和老闆 1:1:鏡頭一定開。要讓老闆看到你精神飽滿、有在工作。

跟同事開會:鏡頭 off。除非大家突然想露臉,重點是討論工作。

Daily Standup:鏡頭 off。新 PM 想看大家可愛的表情,大家配合了一陣子,後來默默又關回去。以前公司有要求要on off ,這取決於每個 Team

Townhall:鏡頭 off。主講者獨角戲,大家靜靜聽。



有趣的是,我們有一位老美 Team Lead 曾說:I am not a good fan of turning my camera on。我心裡想:你都這麼說了,那我就更放心關鏡頭了 

還有一位前同事說,她現在在公司遠端開會都要露臉,讓她覺得不自由。她說:什麼時候才可以 off?我只是想安靜地聽,不想被看見。

我不是不專業,我只是不想被看見。您是不是也想要這樣?

2023年5月11日星期四

和新老闆1:1 面談: 讓我突然很想吃臭豆腐

最近公司組織架構變動,我們的Team 換了一位新老闆。有機會和他進行1:1面談。

雙方都自我介紹一下。他是個老美,在南加州住了很久。在公司待了15年。他上個月去南韓,日本及台灣旅遊。在台灣待了五天。


我和他說:I am from Taiwan。他覺得很親切。他對台中某一家夜市印象很深刻。他去了台中,台北及九份旅遊。


問他有吃過臭豆腐嗎?他説有,而且很喜歡。讓我嚇一跳。他們走在台北某一家夜市,很遠就聞到臭豆腐味道,真的不好聞,但吃起來很好吃。


 

第一次和老闆會談感覺很好,而且讓我很想吃臭豆腐。

 

下次我請老闆吃臭豆腐,他應該不會拒絕吧。

 

延伸閱讀:

美國工作及旅遊生活經驗分享Facebook 專頁
美國工作停看聽-YouTube影片
分享2022-2023HireRight 的背景調查過程

分享2020 年找工作的心得(英文履歷表&遠距面試)

2023年4月29日星期六

分享2022-2023年HireRight 的背景調查過程

今年二月份我前公司同事面試成功,準備跳槽去其他公司。沒想到她的背景調查審理時間竟然花了一個多月才完成。背景調查公司正是HireRight

2006年和   HireRight  打過一次交道,不是很滿意。我2022年找工作時,遇過二家背景調查公司。其中一家正是HireRight 。我感覺現在很多知名企業喜歡其服務,市場佔有率頗大,審查過程也很嚴格。

那時我將近花了三星期時間才完成背景調查,最後得出一份報告。列出   HireRight  和自己提供資料的不同處。我看到其中一個地方上面寫著Discrepancy,感到很訝異。幸好Hiring Manager  覺得是小事,最後HR Offer Letter  給我。

 

以下是我的分享,希望以後遇到HireRight 不要不知所措!

 

填寫七年工作經驗即可:

像我在美國工作將近20年,只要填寫七年工作經驗即可。每份工作時間及職稱一定要相同。七年以前的紀錄不用提供。多寫只會多增加審查時間,真的不要沒事找事做。

 

提供前公司正確連絡人方式:

HireRight 提供了連絡前公司選項。我可選No,但要提供他們認可的證明文件如form W-2 Offer Letter 。選Yes,他們真的會和前公司連絡並驗證我的資料。

 

HireRight  連絡不上一個前公司,最後請我遞交證明文件。我提供了Form W-2 & Offer Letter ,這件事真的讓我浪費不少時間。早知道就選No,然後附上證明文件即可。

 

以前待過的Consulting Company 被另一家併了,新的HR 並沒有我完整資料。幸好當初我的Account Manager  仍在,因此我寫Email  和新的HR 説明之,後來HireRight 也驗證過了。

 

如圖,HireRight 真的會連絡前公司,將連絡過程全部列出來。我的職稱被寫上Discrepancy  字眼,讓我嚇一跳。後來向前公司HR澄清了,她也寄給我新的Employment Verification Letter  以備不時之需。


 

只填美國學歷即可:

我只填寫美國碩士學歷。因為我知道若填寫台灣學歴,又會花很時間審理。我前同事不僅填寫美國碩士學歷及大陸學歴,HireRight  真的去驗證她大陸學歷。所以當初我不填台灣學歴,證明我的観點是對的。多寫只會多花時間審查。如果你只有台灣學歷或非美國學歷,那你就只能乖乖的填寫了。

 

審查時間速度真的很慢,都是In Progress。我常用Online Chat  和客服交談,才能知道完成多少進度。最後一關會卡在自己所居住的郡及城市的背景調查。十年之內有無欠債及犯罪吸毒紀錄。


我前同事住在Los Angeles County 據她說HireRight 交給第三方公司審查,但County 人手不足,又拖了二星期才完成。總共花了一個多月才完成背景調查。

 

啟示:如果以後遇到HireRight ,若能不填資料就不要填。若是當事人填的資料和HireRight 驗證結果不同,報告上會註明Discrepancy 。面試公司HR 會根據此報告決定是否錄取你?

 

前幾年曾看過有人寫Senior  職稱,但調查報告結果顯示此人無Senior  職稱,HR 覺得此人作假,不錄用他。所以提供正確訊息是非常重要的。

 

平常準備好自己七年內的就業紀錄及驗證文件資料。以後遇到HireRight 做背景調查時才不會不知所措。

 

延伸閱讀:

美國工作及旅遊生活經驗分享Facebook 專頁
美國工作停看聽-YouTube影片
你在美國工作前曾被要求背景調查(Background Check) 嗎?

2021年12月30日星期四

2021年目標:如願找到一份真正的遠距工作

自從去年九月份加入Startup  公司以來,這一年多以來,讓我見識到Startup 資金有限,公司福利不錯,喜歡雇用低薪實習生,工程師離職率高的現象。員工服務滿一年後可認購股票選擇權(Incentive Stock Options) 。只要未來公司上市,那員工就發了。但公司上市夢真能成真?大多數的工程師都認為五年內無法達成。


我們Engineering Team VP最多為19人。如果一人以年薪10萬多元來計算,一年保守估計需支付工程師薪資至少200萬以上。只要有工程師表現不好,隔天就不見了。若有工程師提辭呈2 weeks notice ,那絶對不可能再待二星期的,會讓你直接走人。這半年來公司在尋找Series B 融資。可能因資金短缺,因此人員流動高。

有一天一位工程師突然不見了。接著他待了二年多的朋友同事也跟著離職。不久另一位女同事因健康因素離職。一位女同事要搬回加州洛杉磯,所以離職。

原本工程師要從事更多新的專案工作,但VP提倡先做Platform StabilizationCEO  也答應了。沒想到這個建議導致離職潮。

這個Platform Stabilization  根本就是在修Bugs。很多工程師似乎覺得很無趣。突然有一天CEO 出現在我們Standup說:VP 現在放無薪假六個月, 但仍屬我們的員工。六個月後會再回來。至於有人會相信CEO  的話嗎?不少人用行動表示。

一位我覺得不錯的工程師離職,真的是公司的損失。他找到了遠距工作。二位找到amazon 的工作。一位找到Contract 的工作,決定離職。

我大約從八月份開始注意是否有適合自己的遠距工作?我要的是自由,彈性及安心。不想明年帶著口罩在辦公室上班。很多人已回公司上班,但是沒有人戴口罩。個人覺得不自在。公司並沒有明確規定何時要回辦公室上班,只有少數的工程師(包括我) 暫時申請在家工作。這個原因讓我下定決心,希望年底之前能找到一份遠距工作。

很多英文新聞也在報導很多美國人也在思考遠距工作。一時之間,遠距工作成為主流。我發覺全美很多遠距工作,但太多人申請,競爭激烈。因此2021年的年度目標就是找到一份遠距工作。

九月份面試成功,拿到一個Offer但這家公司要求雇員需付一年高達二萬美元的全家健康保險費用,真是誇張,因此拒絕之。之後又有幾次面試,但沒有成功。終於在12月中拿到一個遠距工作的offer。總公司在南加州。我也正式向公司提辭呈。目前為止,只剩下7位工程師。這當然不是一個好現象。

很慶幸在2021 年底,實現自己的目標,如願找到一份真正的遠距工作。期待2022年工作順利。

延伸閱讀:

2021年7月25日星期日

華盛頓州全面解封 : 公司一名員工確診

華盛頓州 6/30/2021 全面解封!

在解封之前,我六月中寄Email 給我的副總,說明我不願意7/1回公司上班的原因。後來可能很多部門員工反映,公司高層決定讓大家在7/1後,可自由選擇暫時在家上班。

這些日子以來,從身邊同事得知,回辦公室上班的人,當然是沒人戴口罩。終於在星期五傍晚,公司高層寄了一封Email 向大家說明:公司一名員工已打完二劑疫苗,但這星期身體不舒服,公司鼓勵他去做COVID-19 測試。結果確診。


雖然公司說明這只是單獨案例,他沒接觸其他員工,但又有多少員工會相信呢?

據新聞報導顯示:最近確診病例以Delta 變種病毒居多,傳染性超強。雖沒人知道此員工是否是感染Delta 變種病毒,但此事已引起公司及所有人的關注。這或許對公司的防疫態度是一件好事

 延伸閱讀:

2021年2月20日星期六

2021年將前公司 401K 帳戶金額移轉到個人退休帳戶

去年九月底專案契約工作結束後,我一直沒有處理前公司的401K 退休帳戶。

最近美股持續強勁,房地產市場交易熱絡,於是趕緊研究如何將前公司401K帳戶金額移轉到我Fidelity Traditional IRA 帳戶中。

這家公司用的是Securian Financial 401K服務。登入我的帳號後,發現必須要求他們寄一份Termination Distribution Request 表格給我(Note:  居然沒有提供PDF下載 檔案)。我填寫完畢後,可掃描文件並上傳PDF文件。五天之內會收到支票。


文件有七頁,很多都不需填寫。最重要的是想轉去哪一個帳戶及本人的簽名。我在文件的第一頁寫上Cover Letter。並說明我的地址及寄一帳支票到家中。上面寫著

Pay To:  FMTC FBO [姓名]    

 

拿到支票後,打開Fidelity APP ,登入帳號,依照指示,將支票存入自己Traditional IRA 中,便大功告成。

雖然在這家公司只待了21個月,存了5仟元的401K金額,取出時能多拿2仟多元,我已心滿意足。

如果您以前的401K退休金帳戶仍放在不同地方不妨像我一樣集中管理之。

延伸閱讀:

2020年10月18日星期日

分享2020 年找工作的心得(英文履歷表&遠距面試)

這幾個月從LinkedIn中發現,有很多人提及公司裁員。因此很多優秀的軟體工程師失業,正在找工作。有些人分享他們花了很多時間才找到。這給我一個警惕:當失業的人口變多時,這已經是雇主的市場。

原本我微軟專案工作六月底結束。因受到疫情影響,微軟18個月政策可再延三個月。九月底專案工作結束,依規定需放六個月。

我們共有Contractors 沒想到這組預算一再減少。因老闆的大力支持,最後只剩下我。其他微軟正式員工不是被重新分到其他組(Reorg),就是找到外面的工作。

六月份,我開始找下一份工作。遇到的大部分都是Contract 工作。只有少部分是正式員工職位。如果想應徵著名公司正式員工職位,審查時間會拉長,因為實在是太多人申請。

在找工作的時候,遇到一些有趣的事情,和大家分享。

遠距工作的職缺愈來愈多:

在找軟體工作的職缺時,發覺全美有不少公司提供遠距工作的職缺。這吸引很多人申請。當然門檻提高了不少。其中依然很多職位Contract ,有些是Contract to hire,少數是Full time  職缺。

履歷表可只寫十年內工作經驗:

像我在美國工作時間已超過十年以上,待過不少專案公司,其中也從事微軟四個專案契約工作。我遇過三位Recruiters 直接把我十年工作以上的經驗從履歷表刪掉,並寫上:Additional Experience Available Upon Request

剛開始看到覺得新奇,於是上網蒐集資料,發現這是一個普遍現象。履歷表只要撰寫十年內的經驗即可。也許很多人會問我十多年前在大公司工作過,這對我來説是件了不起的成就。我寫出來不是更好嗎?反方認為這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不需要強調之。就如同三位Recruiters 一樣。

撰寫英文履歷表並沒有對錯。取決於面試者的喜歡。我自己設計出二個版本。一個版本是全部記載工作經驗,找正式員工職位用。另一種是記載十年內工作經驗,十年以上用Earlier Career History 簡短說明即可,這是找專案契約工作用。

遠距面試(Video Interview) 成為主流

自己除了找認識的Recruiters 及自己丟履歷表外,每天也會接到不少Recruiters Email 及電話,不然就是來自LinkedIn Message 的詢問。我都努力嘗試。

我微軟的老闆知道我契約即將結束,他和我説他是支持我找工作的。只要不擔誤工作即可。我目標是每星期都可以安排面試機會。每個面試都全力以赴。

從六月份到九月我算了一下,共有21個面試。全部都是遠距面試 (Video Interviews)。我特地花一些時間研究如何做好遠距面試

大部分的遠距面試都是多人加入一起面試。只有少數的是一關接著一關。遇過的遠距面試軟體工具有五種: Zoom, GoToMeeting, Microsoft Teams, Google Meet, Cisco WebEx 

遠距面試成功機率小:

雖然我的面試不少,但是一場又一場失敗了。每週只好再接再厲,越挫越勇。失敗的原因不外乎申請人變多,公司可以慢慢來找更適合的人選。不然就是一場面試需經過所有面試官的全數通過,這其實是有難度的。

一次定江山型的面試在我所有遠距面試中是不太可能發生。詳情請見美國軟體工作面試的三種錄取類型

告別14年的Consultant 生活

經過了三個月21場大大小小的遠距面試中,終於在我專案契約結束前,找到一個具有潛力的Startup 公司的正式員工職位。

自從2006年當Consultant 以來,經歷了14年的專案契約工作。一般人說專案契約工作是不穩定的,那我也過了14年不穩定的生活。沒想到在這疫情中,反而讓我暫時告別Consultant 生活

真慶幸自己仍有一份工作

這一波疫情可以看到很多科技新聞:

科技公司裁員萬人。

科技公司宣布可以在家上班。很多人搬遷昂貴的市區。

科技公司外包至美國以外的地區。

不論新聞如何,真慶幸自己仍有一份工作。

以上是2020下半年找工作的心得。希望大家工作順利。

 延伸閱讀:

Locations of visitors to this page
自訂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