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接受 CTC-1099。遇到這種情況,最好成立公司,選 CTC 最好。
2013年1月22日星期二
Consultants 的三項薪資選擇方式: W2-CTC-1099
Consulting
Companies 招募 Consultants 的情況:
可接受 W2-CTC-1099。這是 Consultants 最高興的方式。
只接受 W2 ,但沒有 W2 Benefits。
只接受 W2,有 W2 Benefits。
只接受 W2-CTC, 但不接受個人1099。原因應該是個人1099 在 IRS 眼中會有: 此人在貴公司真的不是全職員工嗎? 還是貴公司不想付 Employment
Tax? 很多公司怕麻煩,就乾脆不做個人1099。
只接受 CTC-1099。遇到這種情況,最好成立公司,選 CTC 最好。
成立公司的目的在使 Consultants 生活更加便利:
假設我自己成立一個公司後,找工作時,對方公司可以讓我用 W2-CTC-1099三種方式選擇薪資。此時我的彈性很大。如果對方提供的 W2 Benefits 不好,而給我的 W2 時薪是 N 元,那我可以和對方說: 我要 CTC 時薪
N+(5~10) 元,他們都會覺得沒問題,因為他們不需付稅 (7.65%),也不需付保險,最重要的就是什麼都不需要付(all inclusive) 。這是使自己及對方高興的策略, 何樂而不為呢?
薪資如何發放?
W2 : 一星期, 二星期或半個月發一次,取決於公司的規定。
CTC: 通常都是一個月領一次薪資。月底自己的公司開張 Invoice 給對方公司。對方公司會依照時間開支票給自己的公司。目前為止,遇到支票領取時間有 Net 10 (每月10日拿支票), Net 30 (每月30日拿支票), Net 60 ( 2個月拿一次支票) 。有些公司會規定: 若 Net 10 ,Net
30 拿支票,需付他們總支付金額的 1%-3% 手續費。這種情況我個人覺得不合理,因為是我一個月賺到的薪資,開張 Invoice 給你,你居然還收手續費。若你的公司現金流量有問題,當然是你自己的問題,為何收手續費呢? 遇到這種公司就換一家吧。
個人1099: 和 CTC 一樣。只不過對方公司會依照時間開支票給你個人。
W2-CTC-1099那一種方式最好?
哪一種情況最好,因人而異。如果公司 W2 薪資好,福利好,那選 W2 是最好的方式。我個人覺得如果可以的話,最好不要用個人 1099,因為自雇稅(15.3%) 很重。假設你從該公司領到個人1099 稅表後,個人該年的 Net Profit 為 60,000,你要付聯邦所得稅之外,你也要付自雇稅 9 千多元(60,000*
15.3%)。
假設你經由 CTC 方式領到薪資後,公司該年的 Net Profit 為 60,000,自己公司需開一個合理的薪資給自己,假設一年 30,000元,這時你的薪資除了要付聯邦所得稅之外,也要付自雇稅 4 千多元(30,000*
15.3%)。比個人 1099 少了 5 千多元自雇稅。當然你從公司領到的薪資越低,自雇稅越低。我想這就是為何很多人喜歡成立公司的原因。
成立公司的目的在使 Consultants 生活更為便利,也是降低自雇稅的方法,同時也是 Consultants 找工作時進可攻退可守的策略。
以上是現在美國 Consulting
Companies 最喜歡用的方式。 若自己遇到了三項薪資選擇方式而且也有稅負問題,自己應請教會計師才對。
看完 W2-CTC-1099三項薪資選擇方式後,你是否三項都選用過呢? 你喜歡哪一種呢?
延伸閱讀:
標籤: 美國Consultant 生活
2013年1月16日星期三
美國公司會議室中有趣的七項有效會議準則(An Effective Meeting)
在這家知名公司將近待了一年,平日都沒有注意到會議室中牆壁上的每一角落,只有大型裝飾的圖畫才會吸引我的注意。最近才發現其實每間會議室中都有張貼有效會議準則 (An Effective Meeting),提供開會的人一些參考。
上述這七點有趣的有效會議準則,相信大家都看得懂,我不需一一說明。很多網站也有在提及有效會議準則,但真正開會時,有誰能真正落實呢?
上述第三點也讓我想起以前有一位華人公司的主管,因部屬遲到幾分鐘,開會完後就一直罵那位部屬罵了五分鐘。不少同事看了都搖搖頭,心中覺得有那麼嚴重嗎? 更好玩的還有一位剛上任的華人主管,開會時要求每位華人部屬按職位高低依序坐好,但那個團隊的部屬只有四位 (OS: 這是在當兵嗎? 階級職位有需要區分那麼清楚嗎? 真的是官大學問大嗎?)。
在美國軟體業開會時。有人開會遲到是因為臨時接到其他指示,臨時被工作纏身或 MS Outlook 上並沒出現開會的訊息,我相信沒人喜歡開會遲到,但是我尚未遇到上述這種不可取的斥責法,也沒遇過按職位高低依序坐好的會議,因為開會時每個人都可選擇自己喜歡的座位,氣氛很輕鬆。最重要的就是尊敬二字。
當習慣了老美公司開會文化後,再回頭看看華人公司的開會文化,便會覺得差別真大,與眾不同。
延伸閱讀:
上述第三點也讓我想起以前有一位華人公司的主管,因部屬遲到幾分鐘,開會完後就一直罵那位部屬罵了五分鐘。不少同事看了都搖搖頭,心中覺得有那麼嚴重嗎? 更好玩的還有一位剛上任的華人主管,開會時要求每位華人部屬按職位高低依序坐好,但那個團隊的部屬只有四位 (OS: 這是在當兵嗎? 階級職位有需要區分那麼清楚嗎? 真的是官大學問大嗎?)。
在美國軟體業開會時。有人開會遲到是因為臨時接到其他指示,臨時被工作纏身或 MS Outlook 上並沒出現開會的訊息,我相信沒人喜歡開會遲到,但是我尚未遇到上述這種不可取的斥責法,也沒遇過按職位高低依序坐好的會議,因為開會時每個人都可選擇自己喜歡的座位,氣氛很輕鬆。最重要的就是尊敬二字。
當習慣了老美公司開會文化後,再回頭看看華人公司的開會文化,便會覺得差別真大,與眾不同。
延伸閱讀:
2013年1月13日星期日
關於 LinkedIn 的好書介紹
去年在美國工作及旅遊生活經驗分享Facebook 專頁中和大家提及: 尚未有社群網站 LinkedIn 帳號的朋友,應該多多利用 LinkedIn 的資源找工作。沒想到前幾天 LinkedIn 宣布其用戶人數破 2 億,這一點我不並感到意外,但也證明一件事: 社群網站乃為時勢所趨。
我 2008 年開始使用 LinkedIn ,但那時並不是很熱衷。2011 年時,我觀察到很多原先沒有 LinkedIn 帳號的老美同事或主管也開始熱衷了起來
,而且連 Recruiters 也很喜歡用 LinkedIn 找人才,才使我逐漸熱衷起來。一方面 Connect
舊同事及朋友, 一方面 Connect Recruiters。 大家 Connect
來, Connect 去,似乎 Let's Connect 已變成大家的用語。尤其當同事離職,LinkedIn 已成為 同事間 Connect 的最佳工具。
這二年已有好幾位 Recruiters 和我說: 他們公司現在不會在 Monster 及 CareerBuilder 求職網站上找適合的人才,反而喜歡在 LinkedIn
上找人才。只要你和這些 Recruiters Connect 在一起,當他們刊登求職的訊息,只要你打開智慧型手機上的 LinkedIn 都可以隨時看到他們刊登的訊息。我也常常接到不少公司 HR
或 Recruiters 在 LinkedIn 發給我的訊息: 他們公司現有職缺,詢問是否有意願? LinkedIn 已變成了 HR 或 Recruiters 找人才的大本營了!
對於沒有使用過 LinkedIn 的朋友來說,我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2012年)- 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LinkedIn,覺得寫得很白話,淺顯易懂,是一本不錯的入門書。看完這本書之後,你應該會對 LinkedIn 如何應用在個人及企業會有更深的體會及認識。
對於沒有使用過 LinkedIn 的朋友來說,我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2012年)- 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LinkedIn,覺得寫得很白話,淺顯易懂,是一本不錯的入門書。看完這本書之後,你應該會對 LinkedIn 如何應用在個人及企業會有更深的體會及認識。
雖然書是 2012 年版本,但 LinkedIn 一直在為用戶新增功能(如 Endorsements,同事之間可以為對方的技能互相背書),最近介面也變了不少,但本質上其實仍沒變,這本書仍有參考價值。
尚未使用 LinkedIn 的朋友們。現在就開始試試看吧。
延伸閱讀:
2013年1月12日星期六
美國辦公室中廚房的垃圾分類(Recycle-Landfill-Compost)
在美國工作時,我個人非常喜歡辦公室的廚房文化(詳請請見美國辦公室中的廚房文化) 。不論何時泡咖啡,常常會遇見其他部門的同事,順便聊起最近的八卦,也是一個認識新同事的好地方。
美國辦公室中的廚房也有垃圾分類,只不過每家公司對垃圾分類的標示不同而已,但本質是一樣的。如這家公司大部分將垃圾桶分類為 Recycle,Landfill,Compost。
依我的經驗,很多同事(包括我)
剛開始時,對咖啡渣或免洗餐具要放在 Compost 或
Landfill 會感到困惑。 當我常常看到 Recycle 中居然放了免洗刀叉,便會覺得好笑。
我相信很多人真的會按照標示去做好垃圾分類。只有少數比例的人根本就不在乎,因為他們認為只要將垃圾丟進 Compost 或 Landfill 即可。
請問貴公司廚房的垃圾分類標示又是如何呢?
2013年1月11日星期五
從台灣通過美國公司的面試,準備來美國工作的相關問題
[寫於2/23/2011,再版 1/11/2013]
這幾個月來,已經有不少人陸陸續續問我有關於從台灣通過美國公司的面試,準備來美國工作的相關問題。在此我整理一下問題。希望對以後想要來美國工作的人有一些幫助。
用 B1 Visa 去美國工作?
Ans: 當 H1B 名額額滿時,很多公司都會先叫新進員工用 B1 Visa 到美國工作。依照移民法的規定,B1 Visa 是不能在美國工作,也不能在當地領取美國公司開出來的薪資或海外津貼。你只能說服 AIT 官員你是去美國出差。沒人知道你是否可以順利拿到 B1 Visa,因為 B1 Visa 是否能順利取得取決於 AIT 官員心中。[台灣已免簽]
拿 B1 Visa 入境美國可待多久?
Ans: 拿 B1 Visa 入境美國,一般而言海關只會給你 3 個月的時間。一年只能待 2 次,也就是 6 個月。待久了即會被懷疑有移民美國之傾向。若你想要長久待在美國,H1B 才是合法讓你留在美國工作的身分。
不要取消健保?
Ans: 拿 B1 Visa 出差工作的人請記得不要取消健保,因為你 3 個月還會回台灣一次。出境未滿 6 個月也需繳交 6 個月健保費。
公司是否會幫我出錢辦 H1B Visa ? 辦 H1B 文件為何? 公司是否會幫我出飛機票費用?
Ans: 這個問題你應於面試時就要詢問你自己的公司吧。依照移民法的規定:
H1B 雇主必須支付員工 H1B 申請費用(不必支付快速件費用) ,也必須替員工支付飛機票費用。從這些費用來看,就可以知道貴公司是不是正派的公司。
何時辦理 H1B 申請?
Ans: 每年 4 月
1 日開始向 USCIS 遞交 H1B 申請,所以你必須儘快準備好 H1B 的申請文件。一旦批准,10 月1日
即可在美國工作。
H1B 名額額滿,你應考慮下一步的策略?
Ans: 若 H1B 名額已經額滿,你可能須等到隔年的 4/1 才能申請 H1B。若你沒申請到
H1B,而 B1 Visa 只能讓你在美國待 6 個月的情況下,接下來你會面臨必須留在台灣工作。你應考慮下一步的策略? 你面試時應詢問你的公司這種情況下應如何是好? 薪資是否一樣?
用 B1 Visa 出差名義在美國上班是否會被解雇?
Ans: 這個問題問得好。依照移民法的規定,持 B1 Visa 的人是不能在美國工作,當然也就沒有解僱的問題。但依照以前美國新蛋科技的案例,持 B1 Visa 去美國上班的人一樣被解雇。所以你還是要小心注意。
所得稅有哪些部分?
Ans: 你需交的稅有: Social Security Tax
(6.2%), Medicare (1.45%),Federal
IncomeTax ,State Income Tax 。所以了解自己邊際稅率多少,對自己有很大的幫助。網路上很多免費試算的軟體可以善加利用。
要如何談年薪的部分?
Ans: 如果你是 H1B,你需了解自己 H1B 的職位,這個職位基本薪資(Prevailing wage)為何? 上一下 Foreign Labor Certification Data Center 查詢有很大的幫助。一般華人公司不會給 H1B 員工太高薪資, 只要有 Level one 到 Level two 之間的薪資就已經很不錯了。至於保險部份,有些公司會免費給你或幫你付一部分的金額。
從台灣通過美國公司的面試固然很高興,但是也需要事先準備好相關問題才對。記得有問題,應該和自己新公司的 HR 或主管討論才對,畢竟每個公司政策不同。
延伸閱讀: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