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星期三

創辦人逆襲 : Anthony Hsieh 與 loanDepot 的董事會風雲

我為什麼會知道這些 ? 因為搬來南加州前,我曾在 loanDepot 遠距工作過一段短暫時間。 高利率讓很多房貸公司裁員。因此我也認識不少優秀的同事,他們陸續離開了。

我離開後一直關注 loanDepot 的動態,有時候真的像在看清宮劇 : 權力更迭、派系角力、創辦人逆襲。一場從董事會鬥爭到創辦人回歸的真實故事,揭示了台灣移民在美國企業治理中的堅持。


創辦人來自台灣

Anthony Hsieh 出生於台灣,年幼時移民美國,從零開始打拼,成為美國房貸科技的先驅之一。他創辦了 loanDepot,打造出全美第二大零售房貸機構。

他一直強調Rocket Mortgage loanDepot最主要的競爭對手。有媒體甚至形容他打造的是房貸界的 Lyft,對抗 Rocket Mortgage 這個房貸界的 Uber


CEO 更替與角色轉換

2022年,Anthony從外面找了 Frank Martell CEO,自己轉任Executive Chairman (執行主席),打算退居策略角色。Frank 上任後推出 Vision 2025,主打效率與成本控管的改革計畫。它強調技術升級與裁撤重組,確實在財務上達成了目標,但也引發了文化與創新上的爭議。

其中最具爭議的一點 : Frank 在執行 Vision 2025 時,裁撤了多位由 Anthony 任命的高階主管與技術團隊成員,包括曾參與 mello 平台開發的核心人物。 這不僅是成本控管,更像是清除國王的人馬,引發內部震盪。

Proxy Fight 爆發:挑戰董事會

Anthony雖然不再參與日常營運,他仍透過Chairman of the Board(董事長)角色推動創新,維護創辦人文化,並持續影響公司策略與治理方向。 Anthony Vision 2025 的方向表示保留,認為公司過度裁撤,忽略創新與市場策略。

2023年初,他認為董事會缺乏市場應變能力,需要新視野與專業背景。他提名 Steven Ozonian進入董事會,取代 Pamela Patenaude。他跳過董事會的正式提名流程,直接向股東發信,表示將用自己擁有的 57% 投票權強力推動提名。發起 Proxy Fight。董事會震怒,批評他破壞程序,試圖繞過公司評估機制。


職位變動與妥協結果

董事會隨後以 5:2 投票解除他的Executive Chairman主席職務,只保留Chairman of the Board身份。雙方達成妥協,Ozonian 成功加入董事會,Anthony 鞏固股東影響力,董事人數從 9 人減至 8 人。


低調布局策略等待

2023–2024 年間,他保持低調,但持續布局,等待時機。

20253月,他以象徵性年薪 $1 重返管理層,擔任 Mortgage Originations 執行主席。

CEO 過渡與正式回歸

20256月,Frank Martell 宣布卸任 CEOAnthony 開始暫代職務。

2025727日,loanDepot 正式任命 Anthony 為永久 CEO。創辦人全面回歸。

原先 Frank Anthony 親自延攬來擔任 CEO,照理說應該是信任有加。但三年下來,Vision 2025 的裁撤與文化斷裂,讓人不禁感嘆 : 一山難容二虎。

這場治理風雲不只是權力的交錯,更是信任的考驗。經歷這一輪教訓,Anthony 未來是否還會選擇相信他人,或是親自掌舵到底? 只有他心中知道。 

2025年9月14日星期日

面試後到底要不要寫感謝信?我以前也覺得沒差

今年一月底,公司裁了不少人。一位前同事非常喜歡公司的遠距工作文化,於是鼓起勇氣重新申請另一個職位。她說面試了兩次,氣氛都不錯,感覺也順利。

我提醒她:既然面試不錯,隔天早上記得寫封感謝信給面試官,這點很重要。她猶豫了一下,最後沒寫。結果沒錄取!

我以前年輕才俊時(好噁心),總覺得科技業主管根本不在乎這種形式。要你就是要你,不要你,寫再多也沒用。直到視茫茫、髮蒼蒼而齒牙動搖時,才慢慢看開。不少主管,還真的吃這一套。


尤其 2022 年那段時間,我為了搬到南加州,積極尋找遠距正職工作。不管有多少面試,只要一面試完,隔天早上感謝信一定準時寄到面試官信箱。禮多人不怪。面試了不少家公司,當然也有沒錄取的,也有我自己拒絕的2 Offers。反正就多應徵,多面試,累積經驗。這種節奏,讓我更清楚自己要什麼,也更熟悉各種面試風格。

印象特別深刻那次是五位面試官一起遠距面試我,氣氛不錯。我也覺得自己表現得還可以。隔天上午,打鐵趁熱,寫了一封感謝信寄給所有面試官。結果當天下午就接到 Recruiter 的電話,說謝謝您寄出來的 Email。所以我也拿到 Offer Letter


為什麼感謝信還是值得寫?主管不一定因為這封信錄取你,但可能因為這封信記得你。面試官也有感受。尤其是多人面試的情況,感謝信可以幫你在一堆候選人中多一點辨識度。可以算是競爭激烈時的小加分。當然,能不能拿到 Offer,還是得靠實力。但這種小細節,真的可能是關鍵差異。

當我和前同事說好上述發生之事後,她當然是有點後悔了。就像我當初年輕感覺一樣 : 科技業主管根本不在乎這種形式。要你就是要你,不要你,寫再多也沒用。

職場上,有些事情不是必要,但卻是值得。感謝信不能保證你一定會拿到 Offer,但它是一種讓人記住你的方式。年輕時總以為實力才是全部,後來才發現,細節往往決定成敗。

如果你正在找工作,面試完後不妨花個30分鐘寫封感謝信。它不一定會改變結果,但它可能會改變你在別人心中的位置。


2025年9月12日星期五

丸龜製麵三部曲 : 好吃,好點,不用付小費的家庭用餐心得

我們家小孩超愛丸龜製麵(Marugame Udon)。TorranceIrvine Aliso Viejo 的分店都去過,每次吃完都覺得心滿意足。不只是因為麵好吃,更因為整體用餐流程順暢、無壓力,完全符合家庭外食的理想條件。

好吃 : 現煮烏龍麵 + 自選炸物

從麵條到炸物選項,丸龜的自助式流程讓小孩也能參與點餐,增加用餐樂趣。每次都能吃到熱騰騰、剛煮好的烏龍麵,搭配自己挑的炸物,簡單卻很滿足。


好點 : 流程清楚

排隊,點餐,取餐,結帳一氣呵成。對有小孩的家庭來說的流程設計,真的很不錯。


不付小費:Custom 預設 $0.00太棒了

我特別欣賞他們結帳時的小費選項設計。螢幕上會有小費金額。最下面那個Custom預設就是 $0.00。客氣什麼 ? 直接選它就好,完全沒有心理壓力。這種設計非常符合自助式餐廳的氛圍。你自己端餐、自己找位子,當然不需要額外服務費。如果您真的想付,自己填金額。

品牌命名也很聰明

你可能會好奇 : 為什麼在美國叫Marugame Udon,而不是日本原名Marugame Seimen? 其實這是品牌的海外命名策略。Seimen(製麵)這個詞對美國人來說太陌生了,聽起來像是什麼碗糕,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但Udon就不一樣了。簡單,人人都懂。品牌選擇用Marugame Udon,就是為了讓美國顧客一眼就知道 : 這裡是吃烏龍麵的地方。


冷氣強一點會更完美

唯一的小建議是 : 夏天熱的時候,冷氣可以再強一點。冷氣夠涼,用餐心情就更愉快。


好吃,好點,不用付小費,讓我們家每次用餐都輕鬆又滿足。對於喜歡簡單,快速,無壓力的家庭來說,丸龜製麵真的是一個值得回訪的好選擇。


2025年9月7日星期日

學校 Open House 看見四年級家長的心聲:寫作(Writing)最重要

前幾天,學校舉辦了 Open House,目的是讓家長到校了解課程內容,聽老師說明四年級整年的教學安排。我去女兒的班級,老婆大人則去兒子的班級。

每位老師大致上說的差不多。從四年級開始,學生各科目都會正式打分數,老師也分享了很多重點。其中有一點引起家長們的共鳴:你最希望孩子在哪一科進步?結果大部分家長認為寫作是最重要的。

 


英文寫作本身就是一件難事。今年我們家的目標之一,就是幫兒子增強寫作能力。女兒的寫作表現不錯,但也希望她能持續保持、再進一步。 

寫作不只是語文能力,更是孩子表達想法、組織邏輯、連結文化的重要工具。我們也正在研究如何增進孩子的寫作能力。再配合老師的教學,期待雙寶達成目標。

2025年9月3日星期三

不只是1000本書 : 打造雙寶的閱讀習慣

剛搬來爾灣時,偶然在OC 圖書館看到「入學前讀1000本書」的活動,覺得很有意思,就開始常常去借書。


一開始是老婆大人先挑選適合雙寶的書,真的是用心良苦。讓雙寶能慢慢建立閱讀的興趣和習慣。我們家有四張借書證,一次最多可以借 200 本書。這讓我們可以依照雙寶的興趣、階段、語言能力自由選書,也讓閱讀真正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慢慢地,借書變成我們的家庭習慣。雙寶開始大量閱讀,有時一本書看過了又想再看一次,我們也不會阻止。因為閱讀不是比快,比新,而是讓雙寶喜歡、願意自己主動翻書。




女兒真的很喜歡看書,喜歡到我們有時候還得提醒她 : 可以休息一下,不用一直看喔。但她總是說 : 我還沒看完。


兒子則有點不一樣,有時需要我們在一開始稍微推一把,才願意坐下來讀書。但一旦進入狀況,他也會越看越起勁,沉浸其中。


去年回台灣時,我們也常常帶雙寶去高雄市立圖書館借英文書,讓他們每天閱讀。這不只是旅行中的延續,更是我們一貫的生活方式。 每日閱讀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額外的任務。


1000 本書不是目標,是過程。不只是入學前的 1000 本,我們希望在小學階段也能維持這個節奏——每年至少閱讀 1000 本書以上。

2025年9月1日星期一

Wild Rivers 三年回顧:一個家庭的夏日記憶

身為 Great Park 社區的居民,我們一直很喜歡支持 Wild Rivers,也親眼見證它每一年的進步。園方真的有在聽大家的意見。



2023年:當時入園需要填寫紙本免責聲明,排隊人潮很長,也產生很多紙張浪費,不環保。

2024年:免責聲明改為線上填寫,改用手環入園。老婆大人在Shaka Bay 玩水時不小心弄丟了她的 Google Pixel,當下很緊張,但通知Supervisor ,馬上請工作人員協助留意。隔天早上手機竟然真的找回來了,我們非常感動!

2025年:系統又升級了!可以事先建立帳號,上傳家庭照片,完全不需要手環,入園更順暢。

當然人潮越來越多。凡事無法完美。但園區在環境管理上也有很大的進步。


2025年8月31日星期日

雙寶四年級,IUSD學區要求選樂器的第一年

最近大家都在討論,你們家四年級小孩選什麼樂器 ? 原來 Irvine Unified School DistrictIUSD)四年級開始的音樂課,小朋友可以選擇學習 Cello(大提琴)、Viola(中提琴)、Violin(小提琴)或 Vocal(聲樂)。這不只是課程安排,更是一場家庭與孩子共同參與的音樂啟蒙。

這是雙寶第一次學校內正式接觸樂器。有的家長興奮地分享自己童年如何學樂器。也有家長擔心小孩選了樂器後,結果不喜歡,又要重新來過等實際問題。老婆大人還特地參加了學校舉辦的 Zoom 說明會,親自聆聽老師的介紹,確保我們能掌握第一手資訊。



說到這裡,我也想起自己小時候在台灣唸書的時候,音樂課的經歷完全不同。我的音樂成績能及格就是目標。那時音樂老師太忙,常常把課堂借給英文或數學老師來上他們的科目,音樂課變成了補習時間。對比現在IUSD學生的資源和機會,真是天壤之別。

學區的設計也很貼心,要求四年級到六年級學生,三年內至少學會一項樂器,不僅培養音樂素養,也鼓勵孩子多才多藝。如果學生四年級選的樂器不喜歡,五年級還有機會重新選擇自己喜歡的管樂或弦樂器。

Cadence Park SchoolStonegate Stone Creek三所學校的音樂課由三位老師共同負責。課程安排穩定,資源豐富。希望雙寶四年級能喜歡上自己選的樂器,把音樂的喜悅帶回家。

2025年8月24日星期日

2025年買車小記 : 信用分數800分,還報我高利貸

上星期去看一台 2025 年才開沒多久的二手新車,業務報我汽車貸款利率:10.20% APR我心裡一驚:我信用分數超過 800 分,還打算現金付款,這是高利貸嗎

我問業務 : 為什麼利率這麼高 ? 我想知道出門價多少?

他找來老闆,老闆出來講了一分鐘,東扯西扯,完全沒回答重點。

我再問一次 : 到底為什麼是 10.20%?這個出門價能不能成交?

他們繼續繞圈圈,不正面回答。

於是我站起來,轉頭對老婆大人說:走了,沒什麼好談的。真的是話不投機。

我們直接去別家車行。多看看,多走走,貨比三家不吃虧,才會有真正的感受。別怕走人,下一家可能更懂你。




研究心得:

最近看下來,感覺今年二手車(Certified Pre-Owned)  的貸款利率普遍偏高。但也看到不少車行會用特定新車做促銷,貸款利率從 0%0.99%1.99% 4.99% 都有,關鍵還是看出門價自己能否接受。

有些車行會提供貸款折扣,像是貸款可以拿到 $500–$1,000 折扣,而且可以在 1–3 個月後一次付清,等於是用短期策略換現金優惠。

有時候,最好的成交,是你轉身離開的那一刻。下一家,可能就剛好在等你。

2025年8月22日星期五

雙寶不想當工程師 : 因為爸比的會議太多

8/19(週二)早上,校門口一片笑聲。不是孩子笑,是家長笑得合不攏嘴。因為終於開學了。




兒子今年的志願是成為冰上曲棍球選手。去年他說自己要當足球選手。



女兒一如往常,說她要當花式溜冰教練。已經連續講了兩年。


孩子的志願年年變,沒什麼關係。夢想本來就該自由飛翔。只要他們長大後的工作不會被AI取代,我們就安心了。

工程師 - 太無聊了

兒子不想當工程師。原因很簡單。去年他看到爸比每天都在開會,一個接一個,從早到晚。他很認真地說:I don’t want to be an engineer because it’s so boring

爸比聽了笑笑。工程師不只是開會。他們在設計及解決問題。只是這些精彩的部分兒子沒看到。工程師的生活,有時真的是很無聊。尤其是遠距工作時,螢幕前的會議像是永無止盡的馬拉松比賽。

工程師被AI取代 - 那就學全面一點吧

爸比心裡其實也知道,工程師這個職業,很多部分會被AI取代。不是因為它不重要,而是因為科技進步太快,很多工作都可以自動化。

雙寶的志願可以變,但學習的核心不能變。我們希望他們能培養出好奇心,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未來的世界,連工程師都可能被AI取代,何況是其他工作?

如果未來的工作型態會變,那就學全面一點吧。不只是知識,更是思考方式,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至於他們最後會成為冰球選手,足球選手,花式溜冰教練,還是新職業 ? 沒關係。只要他們笑得開心,學得踏實,爸比就放心了。

Locations of visitors to this page
自訂搜尋